废除物业有哪些立法依据?
在当今社会,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关于废除物业的呼声也时有出现,废除物业是否有立法依据呢?下面我们来深入探讨。
从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来看,并没有直接针对废除物业的明确立法,但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却存在着一些能保障业主权益,影响物业去留的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物业的服务是基于合同约定的,如果物业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应的服务义务,例如对小区的卫生清洁不到位,垃圾长时间堆积,影响小区环境和居民生活;对小区的安保管理松懈,导致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小区内多次发生盗窃等治安事件;对小区的公共设施维护不及时,电梯故障频繁却不及时维修,给居民的出行带来安全隐患等,在这些情况下,业主有权依据合同追究物业的违约责任,若物业严重违约,无法提供符合合同标准的服务,业主大会可以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业主依照法定程序共同决定解聘物业服务人的,可以解除物业服务合同,决定解聘的,应当提前六十日书面通知物业服务人,但是合同对通知期限另有约定的除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更换物业,甚至废除当前物业提供了法律途径。
《物业管理条例》也赋予了业主自治的权利,该条例规定,业主通过业主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利,业主大会可以决定选聘、解聘物业服务企业,当小区内大多数业主对物业的服务不满,认为物业已经无法满足小区的管理和服务需求时,业主大会可以组织全体业主进行投票表决,如果达到法定的多数同意,就可以做出更换物业的决定,这体现了业主在物业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也从侧面反映出,当物业不符合业主的要求时,是可以被更换甚至废除的。
从物权的角度来看,《民法典》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小区的公共区域、公共设施等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物业只是受业主委托对这些共有部分进行管理和服务,如果物业在管理过程中,擅自利用小区公共区域进行经营活动,如在小区内设置广告位、停车位等并将收益据为己有,而没有按照规定将收益归还给全体业主,这就侵犯了业主的物权,业主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要求物业返还收益,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物业的这种侵权行为屡教不改,严重损害业主的合法权益,业主也有权利通过合法程序更换物业。
虽然目前没有专门的废除物业的立法,但现有的法律法规为业主维护自身权益、更换不符合要求的物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物业严重违反合同约定、侵犯业主权益时,业主完全可以依据这些法律规定,通过合法的程序来决定物业的去留。
-
卧笑醉伊人 发布于 2025-08-06 14:02:24
废除物业的立法依据主要在于物权法和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条文强调了业主自治、透明管理和公平竞争的原则,然而评判时需指出:虽然有法律依据支持对不合理或低效管理的物业公司进行改革甚至取缔部分职能(如直接由社区接管),但应谨慎操作并确保过渡期平稳有序以保障居民权益不受损及社会稳定大局不乱局
-
猫こ小懒 发布于 2025-08-06 18:17:57
废除物业的立法依据主要在于物权法和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强调业主自治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
本人纯属虚构 发布于 2025-08-08 13:20:06
废除物业的立法依据主要在于其作为‘包租婆’式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如服务不透明、费用高昂且无监管等,为保障业主权益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物权法及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已明确提出改革方向与要求。
-
梨声杳 发布于 2025-08-08 15:14:08
根据物权法和地方物业管理条例,废除物业需遵循法定程序并具备相应法律依据。
-
竟夕起相思 发布于 2025-08-10 06:02:20
废除物业的立法依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该法强调了业主对建筑物的共有部分享有共同管理的权利,这为通过业委会或相关组织直接管理小区提供了法律依据😊,物业管理条例(2018修订)也倡导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鼓励更多元化的社区治理模式♻️ 。
-
摘下星星 发布于 2025-08-11 00:13:10
废除物业的立法依据主要源自物权法和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条文强调了业主对共有部分的管理权利及自主选择管理方式的自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谁投资、建设并享有所有权的原则被广泛应用在物业服务中,民法典(2017年)也进一步明确了小区内公共事务由全体或本栋建筑物内的业主持有决定权的条款。基于上述法律法规的支持与指导原则的应用”,我们可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实现社区自治与管理模式的创新转型。”
-
他帅不过我 发布于 2025-08-11 08:55:46
废除物业的立法依据主要在于物权法和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它们强调业主自治、公平透明及服务质量的提升,然而实际操作需谨慎平衡各方权益🎉
-
往事随风散 发布于 2025-08-12 23:58:05
废除物业的立法依据主要在于物权法和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旨在保障业主权益、促进社区和谐。🏡
-
忆离笙 发布于 2025-08-19 06:44:00
废除物业的立法依据主要在于其作为管理人的角色往往与业主利益相悖,导致权力滥用、服务不透明等问题频发,根据物权法等相关法律精神,谁所有即由谁来管,强调了所有权人对自身财产的管理权利和责任,物业管理条例、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已取消)等虽试图规范但实际效果有限且存在诸多漏洞和不公之处。去中介化、回归共有共治本质、保障居民自治权益成为新的呼声和实践方向——这不仅是法治进步的要求也是民心所向!
-
无意入江南 发布于 2025-09-02 02:07:33
废除物业的立法依据主要基于物权法和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旨在保障业主权益、促进社区和谐与自治,然而此举需谨慎平衡各方利益并确保过渡期平稳有序实施相关法律法规调整方案以避免社会问题激化及法律风险增加
-
不羁 发布于 2025-09-07 07:20:44
废除物业的立法依据主要源自于物权法和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强调了业主自治、公平透明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在具体实践中,民法典、物业服务管理规定(部分地区)等也提供了相关指导原则与实施细则,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关于放开住宅小区内停车费管理的通知进一步体现了对市场调节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要求;而一些地方政府则通过出台无物业公司社区管理模式来探索新的治理路径以替代传统模式中的弊端问题解决之道——这为全面审视并逐步优化现有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指明了未来改革方向即:构建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居住区管理体系实现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