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是否侵权,究竟该如何判定?
在日常生活中,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紧密相连,随着各种物业纠纷的不断出现,“物业是否侵权”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物业是否侵权究竟该如何判定呢?
要明确物业的职责与权限,物业管理公司依据与业主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为业主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如小区的安全保卫、环境卫生清洁、设施设备维护等,合同中会明确规定物业的权利和义务,如果物业超出了合同约定的范围行事,就有可能构成侵权,合同中规定物业只有对小区公共区域的绿化进行日常养护的权利,而物业却未经业主同意,擅自砍伐了业主私人庭院内的树木,这显然超出了其权限范围,侵犯了业主对私人财产的处置权。
看物业的行为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物业管理活动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我国有一系列关于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如《物业管理条例》等,如果物业的行为违反了这些法律法规,也会被认定为侵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物业在对小区公共收益进行管理和使用时,应当定期向业主公布收支情况,若物业隐瞒公共收益的收支明细,将其据为己有或者不合理使用,就违反了法律规定,侵犯了业主对公共收益的知情权和收益权。
判断物业的行为是否损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合法权益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等多个方面,在人身权益方面,如果物业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小区内存在安全隐患,造成业主身体受到伤害,那么物业就构成了侵权,小区的电梯长期未进行维护保养,存在故障却未及时修理,导致业主乘坐电梯时被困受伤,物业就应对此承担侵权责任,在财产权益方面,若物业未经业主同意,擅自处置业主停放在小区内的车辆,或者对业主的房屋进行不合理的改造等,都损害了业主的财产权益,属于侵权行为。
物业在处理与业主的关系时,是否遵循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也是判定是否侵权的重要因素,如果物业在制定小区的管理规定或者处理纠纷时,存在偏袒一方、歧视业主等情况,使得部分业主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也可认定为侵权,在停车位分配上,物业对某些业主给予特殊待遇,而让其他业主无法正常使用停车位,这就违背了公平原则,侵犯了其他业主的合理使用权益。
判定物业是否侵权还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业主如果认为物业存在侵权行为,应当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照片、视频、书面文件、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在后续的纠纷处理中证明物业的侵权事实。
判定物业是否侵权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从合同约定、法律法规、业主权益损害情况以及处理原则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同时要有充分的证据作为支撑,才能准确地判定物业是否侵权,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1. 看有无合法依据(如法律条款),确保其行为在合理范围内;⚖️ 2 . 是否侵犯业主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eg:私自占用共有区域);3️⃣ 检查是否存在程序不当导致的不当影响 (eg :未按规定通知即进行维修)。法与约,缺一不可!大家要擦亮眼睛哦~✨